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第0481號提案的答復

  • 索引號:430S00/2025-152429
  • 發布機構: 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 發文日期: 2025-06-12 16:23
  • 主題分類:
  • 名稱: 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第0481號提案的答復

全得懷委員:

提出的《關于加強網絡餐飲食品安全監管 營造人民放心用餐環境的提案》收悉。收到提案后,我局高度重視,專題研究,認真辦理,綜合省委網信康委、省商務等部門會辦意見,現答復如下:

網絡餐飲食品安全事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是民生大事。您的提案,緊密結合外賣訂餐民生熱點、群眾關注焦點,客觀分析指出網絡餐飲食品安全面臨的主要問題和監管難點,并就如何解決問題、強化監管治理、回應群眾關切,提出了針對性措施建議,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和實踐價值。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網絡餐飲食品安全工作,近年均將其納入省食安委年度重點工作安排,是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設“十二大攻堅行動”之一,省市場監管局等部門持續開展“網劍”行動等網絡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不斷強化網絡食品安全監管,健全市場準入管理機制,規范網絡食品經營行為,壓實網絡食品交易平臺和入網餐飲服經營者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推動行業自律和社會共治,取得了一定工作成效。

一、有關工作情況

(一)嚴管主體,督促規范經營

1.壓實平臺落實主體責任。省市場監管局將落實平臺主體責任作為工作重點,多次召開行政指導會和合規推進會,發布《網絡交易平臺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行政指導建議書》和消費提示多次約談美團、餓了么等平臺落實“五個責任”,做到“五個確保”,即落實審查責任,確保入網商家證照齊全并具有實體經營門店;落實監督責任,加強對入網餐飲商家的現場抽查和監測,確保線上線下餐飲服務同標同質;落實配送責任,確保配送環節餐食不受污染;落實維權責任,確保消費者合法權益得到保護;落實管理責任,確保有專門機構和專職管理人員。強化審查責任監督,省市場監管局委托專業技術機構常態化對外賣商家開展線上監測,抓取無證、超范圍經營等違法違規線索,推送至屬地監管部門實地核查,倒逼外賣平臺嚴把準入關。

2.壓實外賣商家主體責任。督促外賣商家開展食品安全自查,履行亮證經營、信息公示義務,落實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按照規定配備食品安全總監、食品安全員等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加強從業人員食品安全培訓考核。

(二)多管齊下,落實監管責任

1.強化準入管理。省市場監管局建立網絡食品經營備案系統,對省內提供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服務的平臺企業依法進行備案,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對自建網站進行備案。全省市場監管部門按照“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的原則,嚴格餐飲服務經營規范,要求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具備與實體店鋪相一致的條件,并按照食品經營許可證載明的主體業態和經營項目從事經營活動督促平臺嚴格入網經營者資質審查,確保入網餐飲經營者均取得食品經營許可或小餐飲經營許可。以學校和居民小區周邊、城鄉結合部等為重點區域,嚴厲打擊“幽靈外賣”等無證套證違法經營行為。

2.完善監管機制。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建立“線上監測+線下核查”機制,持續清理不具備合法資質的“黑外賣”。省、市市場監管部門定期對美團、餓了么等平臺開展網絡餐飲定向監測,對線上監測發現的違法線索,立即組織屬地開展實地核查,并依法依規處置。建立違規處置聯動機制,實施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督檢查,發現網絡餐飲違法違規線索,在開展線下責令整改或查處的同時,通報線上平臺對網店采取暫停接單、下線處理等措施,倒逼違規經營者限期整改或退出,推進聯合治理,促進線上線下同標同質。

3加強監督檢查強化日常監管,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將網絡餐飲食品安全情況納入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檢查要點,對入網商戶按照規定的頻次開展全覆蓋檢查。加強入網商戶抽查,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定期對美團、餓了么等平臺各類榜單排名靠前、評分高分訂單量高或差評較多店鋪的證照情況、環境衛生、加工制作過程等環節進行抽查,對發現的問題督促整改到位,對違法行為依法查處。開展網絡餐飲“查餐廳”活動,省市場監管局印發《關于開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隨機查餐廳”活動的通知》,省市聯合在張家界市組織開展了一次旅游領域網紅餐廳“查餐廳”活動,各市州創新工作形式,積極推進網紅餐廳、無堂食外賣“查餐廳”活動。

4.強化部門共管。省委網信辦專題部署開展專項整治,列入年度重點工作,根據工作職責對各部門通報的網絡銷售食品安全方面的不實虛假信息配合做好相關處置工作,對存在食品安全嚴重違法的網絡平臺依法處置。省商務廳積極發揮行業主管部門職能,支持并鼓勵平臺企 業主動參與行業標準的制定工作,推動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引導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完善平臺規則,提升平臺自治能力。省衛生健康委切實履行公共場所等行業從業員健康檢查管理職能,督促落實從業人員健康檢查服務管理要求。

(三)創新舉措,推動社會共治

1推廣使用“食安封簽”。省市場監管局創新推廣使用網絡餐飲外賣“食安封簽”,推動將“食安封簽”內容納入地方食品“三小”立法條款,印發《關于推廣使用網絡餐飲外賣食品安全封簽的指導意見》,按照“部門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共治”的思路,制定發布《一次性食品安全封簽管理技術規范》地方標準,開發運營湖南省“湘守相簽”公眾號,引導規范外賣食品封裝,降低外賣食品配送過程中二次污染的風險,確保網絡訂餐的食品安全。

2.推廣實施“明廚亮灶”。省食安辦、省市場監管局鼓勵餐飲單位推廣使用“明廚亮灶”“互聯網+明廚亮灶”,通過“明廚亮灶”,入網餐飲經營者主動、直觀向消費者公開餐廳、廚房的環境衛生狀況和食品加工制作過程,鼓勵消費者等參與監督。

3.加強培訓考核。省市場監管局開發運行食品安全培訓考核“食安共治平臺”供企業免費使用,印發《關于食品安全培訓和監督抽考有關事項的通告》《關于做好企業食品安全管理人員監督抽考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網絡餐飲服務企業等食品經營企業,年度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培訓考核需全覆蓋,培訓時間達到不少于40學時要求。省市場監管局加強與相關平臺合作,開展多期食品安全線上免費公益培訓,線上培訓人次超100萬人次。各級市場監管部門采取網絡培訓、線下培訓等方式,組織對網絡餐飲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的培訓。

4.強化行業自律。省市場監管局推動外賣送餐員行業黨建工作,在省非公黨委的統一領導下,加強外賣配送員行業黨的建設,成立省網約配送員行業黨委,以黨建引領促進和確保外賣送餐新業態整個行業的高質量發展省商務廳指導并支持省餐飲行業協會等6家單位聯合發布和推廣《健康湘菜倡議書》,將強化健康湘菜培訓納入倡議書內容。同時,號召省餐飲行業協會加強宣傳引導,督促會員企業定期開展食品安全培訓,切實提升從業人員食品安全意識和操作技能,推動行業自律水平整體提升。

二、下步工作打算

您提出的問題和建議,對進一步加強我網絡餐飲食品安全監管有很強的指導意義。下一步,將認真吸納您的意見建議,以深入開展網絡餐飲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抓手堅持問題導向,進一步完善監管制度機制加大執法力度,壓緊壓實各方責任,推動行業自律,統籌推進社會共治,切實提升我網絡餐飲食品安全治理水平。

(一)多途徑開展專項整治。省食安辦、省市場監管局會同相關部門深入組織開展全省餐飲和網絡食品安全整治行動,印發行動方案,部署壓實平臺責任、主體責任,強化行業管理、抽檢監測、違法查處、宣傳引導,對經營資質不合規、環境衛生不達標、加工制作不規范、食品安全管理不到位、平臺責任不落實等問題進行重點整治,在整治行動中對外賣食品進行重點監督檢查,確保平臺監督檢查全覆蓋,入網經營者監督抽查不低于一定比例。

(二)多舉措提升監管效能。建立健全線上監測+線下檢查的常態化監管機制,深入推動網絡餐飲“非現場監管”,提升網絡餐飲監管智慧化、信息化水平,推動實現“人管人”向“網管人”的轉變。開展食品經營許可數據核查,對經營地址真實性、準確性進行比對完善。加大“食安封簽”推廣使用工作力度強化線上宣傳教育培訓,線下試點推廣,指導相關平臺、企業積極推廣使用“食安封簽”,擴大“食安封簽”知曉度和使用覆蓋率,為更多外賣食品加上一道“安全鎖”。強化監督抽檢,覆蓋各類外賣商家,小餐飲外賣等不低于一定比例。加大監督檢查力度,依法查處網絡餐飲違法行為,堅決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規范網絡餐飲經營秩序。

(三)多方位落實平臺責任。推動外賣平臺優化商家推薦排名機制,降低廣告投入、優惠讓利低價折扣價格成本相關因素影響評價重,增加餐品質量、問題反映、消費者復購率等質量安全相關因素評價權重,讓質優商家得到更靠前排序、流量支持,營造餐飲行業健康生態。加強平臺引導,倡導入網餐飲經營者實行“互聯網+明廚亮灶”,促進入網商家、消費者良性互動督促平臺建立落實入網經營資質審查登記、食品安全自查、食品安全違法行為制止及報告、嚴重違法行為平臺服務停止、食品安全投訴舉報處理等制度,加強配送人員的管理,嚴格培訓考核,落實配送工作規范,做好配送工具清洗消毒,確保網絡餐飲配送安全。

(四)多元化實施社會監督。暢通投訴舉報機制,充分發揮消費者、新聞媒體及社會各界社會監督作用持續開展“隨機查餐廳”等活動,推動聘請外賣配送員為食品安全監督員試點、開展“隨手拍”,對所反映問題由平臺、監管部門進行分類處置。強化部門與平臺的信息共享,探索實現證照信息、經營數據、消費者投訴等信息的交互共享。督促相關企業落實主體責任,貫徹相關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培訓規定要求,持續強化從業人員培訓進一步發揮相關行業協會的橋梁紐帶作用,強化行業自律。結合信用體系建設、優化營商環境、推動高質量發展、強化風險防控管理等工作,統籌推進網絡餐飲食品安全社會共治。

感謝對市場監督管理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人: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經營梁永恒、黃立輝

聯系電話:0731-85693083

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5528


相關附件:
關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