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湖南省消保委系統受理消費者投訴情況分析報告

發布時間:2025-07-07 15:21 信息來源: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5年上半年,全省消保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20726件,同比增長23.02%,解決17523件,投訴解決率84.55%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697.11元。其中,因經營者有欺詐行為得到加倍賠償的投訴108件,加倍賠償金額18.05元。接待消費者來訪和咨詢5864人次。

一、投訴基本情況

(一)投訴性質分析

根據投訴性質(圖一所示),質量問題占30.13%,價格問題占15.4%,售后服務問題占14.57%,安全問題占9.14%,虛假宣傳問題占8.87%,合同問題占6.19%,假冒問題占2.7%,計量問題占2.35%,人格權益問題占0.52%,其他問題占10.13%。與去年同期相比(如表一所示),質量、虛假宣傳問題投訴比重上升,安全、售后服務、合同問題投訴比重下降。

圖一:投訴性質比例圖(單位:件)

項目

2025年上半年

比重

2024年上半年

比重

比重變化

質量

6244

30.13%

4499

26.71%

↑3.42

價格

3191

15.40%

2421

14.37%

↑1.03

售后服務

3020

14.57%

3232

19.18%

↓4.61

安全

1895

9.14%

2568

15.24%

↓6.10

虛假宣傳

1839

8.87%

1293

7.67%

↑1.20

合同

1283

6.19%

1177

6.99%

↓0.80

假冒

559

2.70%

497

2.95%

↓0.25

計量

488

2.35%

489

2.90%

↓0.55

人格權益

107

0.52%

173

1.03%

↓0.51

其他

2100

10.13%

498

2.96%

↑7.18

          表一:投訴性質變化表(單位:件)

(二)商品和服務類別分析

上半年,商品類投訴為13663件,占總投訴量的65.92%,與去年同期相比,比重上升1.04個百分點;服務類投訴為6648件,占總投訴量的32.08%,比重下降1.39個百分點;其他類投訴為415件,占總投訴數量的2%。

1、商品類

上半年受理商品類投訴13663(如圖二所示)。食品類、日用商品類、家用電子電器類、服裝鞋帽類、首飾及文體用品類投訴量居前五位。與去年同期相比(如表二所示),服裝鞋帽類,日用商品類,家用電子電器類投訴量比重上升,首飾及文體用品類,農用生產資料類,交通工具類投訴量比重下降。

圖二:商品大類投訴量情況圖(單位:件)

項目

2025年上半年

比重

2024年上半年

比重

比重變化

食品類

4659

22.48%

3713

22.04%

↑0.44

日用商品類

1905

9.19%

1384

8.22%

↑0.98

家用電子電器類

1686

8.13%

1233

7.32%

↑0.82

服裝鞋帽類

1626

7.85%

1117

6.63%

↑1.21

首飾及文體用品類

1053

5.08%

1203

7.14%

↓2.06

醫藥及醫療用品類

762

3.68%

626

3.72%

↓0.04

房屋及建材類

660

3.18%

530

3.15%

↑0.04

交通工具類

579

2.79%

519

3.08%

↓0.29

煙、酒和飲料類

574

2.77%

399

2.37%

↑0.40

農用生產資料類

159

0.77%

206

1.22%

↓0.46

             表二:商品大類投訴量變化表(單位:件)

2、服務類

上半年共受理服務類投訴6648(如圖三所示)。生活及社會服務類、銷售服務類、教育培訓服務類、房屋裝修及物業服務類、電信服務類居于前五位。與去年同期相比(如表三所示),教育培訓服務類,電信服務類,房屋裝修及物業服務類投訴量比重上升,生活及社會服務類,文化、娛樂、體育服務類,郵政業服務類投訴量比重下降。

圖三:服務大類投訴量情況圖(單位:件)

項目

2025年上半年

比重

2024年上半年

比重

比重變化

生活及社會服務類

2417

11.66%

2477

14.70%

↓3.04

銷售服務類

1103

5.32%

866

5.14%

↑0.18

教育培訓服務類

550

2.65%

329

1.95%

↑0.70

房屋裝修及物業服務類

521

2.51%

364

2.16%

↑0.35

電信服務類

460

2.22%

296

1.76%

↑0.46

公共設施服務類

436

2.10%

344

2.04%

↑0.06

文化、娛樂、體育服務類

382

1.84%

355

2.11%

↓0.26

旅游服務類

285

1.38%

252

1.50%

↓0.12

互聯網服務類

171

0.83%

99

0.59%

↑0.24

衛生保健服務類

156

0.75%

95

0.56%

↑0.19

郵政業服務類

68

0.33%

76

0.45%

↓0.12

金融服務類

53

0.26%

42

0.25%

↑0.01

保險服務類

46

0.22%

43

0.26%

↓0.03

表三:服務大類投訴量變化表(單位:件)

(三)商品和服務投訴細分情況

具體商品投訴中投訴量居前五位的分別為(如圖所示):普通食品、服裝、首飾、食用農產品、化妝品。與去年同期相比(如表四所示),普通食品、化妝品服裝、通訊類產品、裝修建材投訴上升,首飾、食用農產品投訴下降。

商品類別

2025年上半年

2024年上半年

同比(%)

普通食品

1925

672

↑186.46

服裝

1150

723

↑59.06

首飾

729

1088

↓33.00

食用農產品

726

961

↓24.45

化妝品

445

234

↑90.17

兒童用品

426

374

↑13.90

煙草、酒類

384

267

↑43.82

382

302

↑26.49

裝修建材

357

231

↑54.55

通訊類產品

338

218

↑55.05

4  投訴量居前十位的商品(單位:件)

             圖四:投訴量居前十的商品與去年同期對比圖

具體服務投訴中投訴量居前五位的分別為(如圖所示)餐飲服務、遠程購物、美容、美發、住宿服務、物業服務。與去年同期相比(如表五所示),公用事業、培訓服務,物業服務、移動電話服務和店面銷售投訴上升,住宿服務餐飲服務投訴下降。

服務類別

2025年上半年

2024年上半年

同比(%)

餐飲服務

890

1089

↓18.27

遠程購物

754

649

↑16.18

美容、美發

445

369

↑20.60

住宿服務

412

519

↓20.62

物業服務

369

241

↑53.11

培訓服務

351

173

↑102.89

移動電話服務

336

222

↑51.35

公用事業

311

148

↑110.14

店面銷售

297

213

↑39.44

保養和修理服務

278

235

↑18.30

表五:投訴量居前十位的服務(單位:件)

        圖五:投訴量居前十的服務與去年同期對比圖

二、投訴特點及熱點分析

(一)質量問題投訴量增幅明顯

上半年,共受理質量問題投訴6244件,比去年同期增加1745件,增長38.79%。投訴反映的主要問題是:產品有功能缺陷或性能與宣稱不符;材料或做工低劣;產品具有安全隱患;產品耐用性差,使用壽命短等。

案例:2025526日,常德市鼎城區消保委接到轄區居民肖先生投訴,稱其購買的某品牌熱水器在使用過程中發生爆炸,導致衛生間浴霸、洗衣機受損。經查,該熱水器購買于2023年,排除人為原因導致爆炸,系產品本身質量問題。后經多次調解,商家免費為肖先生更換一臺新熱水器,并補償其損失。

提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消費者可以依照國家規定、當事人約定退貨,或者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第七條規定,消費者因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受到人身、財產損害的,享有依法獲得賠償的權利。

(二)食品類投訴仍然高發

上半年,共受理食品類投訴4659件,比去年同期增加946件,增長25.48%。投訴反映的主要問題是:使用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生產食品;?銷售過期、變質食品;標注虛假生產日期、保質期;虛假宣傳等。

案例:消費者鄧女士于529日中午在某蛋糕店消費19.9元購買了一盒古早蛋糕,食用時發現該蛋糕盒包裝上生產日期標注為2025530日。后經調解,經營者道歉,并做出相應補償。

提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八條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薄吨腥A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一款第十項明確規定,禁止生產經營標注虛假生產日期、保質期或者超過保質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

)醫療美容套路多

上半年,共受理醫療美容投訴213。醫療美容涉及的套路主要有:虛假宣傳醫美產品功效;通過短視頻、直播等方式低價引流;編造虛假機構資質、榮譽、醫生資歷等。

案例:消費者朱女士在短視頻和一些直播平臺上頻繁看到袪斑廣告,只需要328元就可一次性祛斑,并配了大量的對比效果圖。朱女士心動不已,便聯系客服支付了9.9元定金后預約到店。結果做完后,朱女士發現根本沒有任何改變,店家卻說是由于朱女士膚質的原因,勸其做其它更適合的產品,并說一萬多的產品可打折到三四千,朱女士感覺自己上當受騙后遂投訴。

提示:選擇醫療美容機構時需注意:先了解其資質,查看證照是否齊全,是否具有醫療機構頒發的執業許可證等資質證件;不輕信醫療美容機構的口頭承諾,所有承諾要通過書面形式達成協議,劃分責任歸屬;保持理性消費,不貪圖便宜。特別是面對商家廣告上的低價,要詢問清楚流程和療效后,再決定是否消費。

四)未成年人賒賬消費需警惕

    未成年人消費呈現低齡化和多樣化,主要包括游戲充值、短視頻付費、網購等。甚至還有一些商家對低齡兒童進行誘導消費、賒賬消費。這些問題需引起高度重視。

案例:周女士9歲女兒在他們不知情的情況下,從202496日至202515日期間在某店鋪消費了春節收到的過年紅包1000余元,并以賒賬的方式在店鋪欠款2999元。周女士懷疑商家誘導未成年人消費,要求商家清除賒賬。

提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十九條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若消費行為未經法定代理人同意,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退款,但純獲利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消費行為除外?!?/span>

相關附件:
關聯文章: